2019年1月13日 星期日

彭明敏是誰啊?

今年一月三號,四位「獨派大老」在報紙刊登半版廣告〈致蔡總統的公開信—敬請不要參選連任〉。他們速隨呢?

總統府資政吳澧培(84歲)、總統府前資政彭明敏(95歲)、長老教會高俊明牧師(89歲)、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(82歲)。

看到這些「80後」,可能對李遠哲比較有印象,但其他人是?

在這裡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對彭明敏的印象。
1996年敝國舉行第一次人民直選總統,當時的候選人是李登輝、彭明敏、林洋港、陳履安。還是小屁孩的我只認識李登輝跟林洋港,對彭明敏的唯一印象是「你誰啊」,對無黨籍的陳履安更不認識。這個「你誰啊」的印象,很可能來自身邊大人對民進黨的輕蔑態度。

引自維基百科
18年後,我在臺灣史課堂上再次遇到彭明敏,也認識了高俊明,還找了前者的傳記《自由的滋味》來看。生於1923 年,祖父是牧師,父親是執業醫師,彭明敏就讀建成小學校、高雄中學,18歲就讀京都第三高等學校文科。家境不錯的他,每個月有六十元零用錢,是一般學生花費的兩倍,可以盡情買書。他在銀閣寺附近租了一個房間,熱心學習哲學、英文、法文,曾在哲學課堂報告中譴責日本人對中國人、台灣人的侵略。雖然日本正壟罩在戰爭的陰影之中,但那總是一段單純而快樂的學習時光。有一天,和彭明敏住同一棟房子的好朋友突然衝下樓大叫:「東條這個傻瓜!他做了最糟糕的事。這樣,一切都完了。」1941年12月7日,日本攻擊珍珠港,太平洋戰爭爆發。(p27)

戰時情況下,政府突然宣布文科課程要縮短為六個月,這一屆的學生必須在1942年夏天考進大學,否則必須面臨服役。彭明敏考上東京帝國大學的政治科,開學沒多久,大學文科生的緩役制度忽然被取消了。日本同學紛紛受徵召加入軍隊,校園裡的年輕人一個個消失。彭明敏雖是殖民地人不需服役,但跟許多台灣留學生一樣,名字被放在公佈欄「邀請從軍」的名單上。在戰時越來越艱難的時局中,他終於離開京都,轉往松本,計畫到大哥執業的長崎小漁村避難。經過三十多個小時的旅程,他抵達長崎,要到哥哥所在的村落可以轉搭卡車或是渡船,他選擇了後者。到了渡船頭,天氣清朗,海象平靜,數十名乘客或倚靠欄杆或閒坐在甲板上,等待起航。他登上船,正準備找一個可以坐的地方時,一架飛機突然俯衝而下,在尖銳的呼嘯聲、劇烈的引擎聲響中,炸彈落下,彭明敏被擊倒在甲板上,失去了左臂(p29-35)。戰後,彭明敏回到台灣完成大學學位,1954年取得法國巴黎大學法學博士學位,回台任教。

1964年,他與魏廷朝、謝聰敏撰寫「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」,主張「一個中國,一個台灣」、「反攻大陸絕不可能」、「制定新憲法,保障人權,實現民主」。誰知印刷廠走漏消息,他們被捕,審問,羈押,最後以「企圖以非法手段顛覆政府」的罪行判處八年徒刑。1965年11月,在國際奧援下,總統下令特赦,彭明敏出獄,也開始了被特務監視的生活(特務們分三班輪值)。1968年,密西根大學與麥基爾大學先後寄來聘書,彭明敏申請護照未被批准。1970年彭明敏持日本友人的護照,變裝逃亡到瑞典,後來去了美國,再次回到台灣的時候已經是1992年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這段影片可轉1.5倍速看。

彭明敏的經歷有如冒險電影,特別是逃亡那一段堪比懸疑驚悚片,只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,細節描述可以看《自由的滋味》。1992回國,1996參選總統,僅僅四年就代表民進黨出線,當時應是看上彭明敏的聲勢與故事。

在「《告台灣同胞書》發表40週年」的隔天刊登〈致蔡總統的公開信〉,看到其實滿驚訝的。55年前他所奮鬥的,無非是團結台灣人,抵抗國民黨的非理性鎮壓,一同創建民主國家。作為先聲的他,確實也成了後續民主化浪潮的精神典範。然而在對岸各種文攻武嚇下,他第一時間不是敘說過去對抗霸權的故事,重新凝聚一致對外的意向,卻是對內批判,將九合一的失敗歸咎於蔡英文本人,忽略了中國透過媒體對台灣選舉的操作,全然否定她的領導能力。曾為精神典範的他應該不忘初衷再次重申自救宣言的主張,捍衛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與言論自由,同心反抗中國的壓迫,這才是既重要又緊急的事啊!


後記:一月九日彭明敏投書自由時報(被罵之後),表示「對不起是我把平均年齡拉高」,又說這封公開信是想促進團結、引起社會關心與檢討。一笑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