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

衍聲說藝坊萬登道先生「如何改善學習西方語言的效率」講座心得

衍聲說藝坊的邱筑君老師邀請萬登道先生(Mr. Douwe van den Oever)演講,主題是「從『西方人學西方語言的方法』談華人如何改善學習西方語言的效率」。萬登道先生會說6種語言,由精通中文的他來分享學習外語的方法真是再適合不過了。他在講座中提到:「學習語言同時要了解該國的歷史文化,不然這個語言對你來說就是空的。學習外語也能幫助我們覺察自身與他國文化的思維模式差異。」


如何學好英文?

萬先生也提到,作為拼音文字的西方語言,學好它有兩個方法:

一、刻意練習說:跟著CD朗讀,模仿聲調語氣到100%相似的程度。隨時隨地自言自語。

二、讀:熟悉聖經、希臘神話哲學、戰後英美文學。

為什麼要跟讀與模仿?我想到這段影片:


它告訴我們,英文裡的重音猶如鼓聲一般組成這個語言特有的旋律。如果學英文忽略聲調,講話就會像siri小姐一樣欠揍吧。在閱讀方面,熟悉聖經、希臘神話哲學,因為它們是西方文化的根源。當代電影、小說中使用的典故,像是《王牌天神》裡的摩西分紅海,或是《姐姐的守護者》(My Sister’s Keeper)引用〈創世紀〉該隱對神說的一句話:"Am I my brother’s keeper?" 而《哈利波特》女主角妙麗(Hermione)的名字則根源自希臘神話。Hermione是斯巴達國王Menelaus與國際美人Helen的女兒,人設聰明且驕傲。另有一說是Hermione來自希臘神話中可以穿越人界與神界的Hermes,意指妙麗是麻瓜與巫師間的橋梁。

學語言也要學文化

萬登道先生引用C.B. Halverson(1993)的研究,介紹高度隱藏背景訊息(涵義模糊)及低度隱藏背景信息(表意明確)的語言文化。


由圖可見,中文隱藏了較多的背景訊息,「言外之意」非常豐富,不像德文不容模糊空間。這裡我想到一個例子。1073年,蘇東坡曾作《陌上花三首》:陌上花開蝴蝶飛,江山猶是昔人非。遺民幾度垂垂老,遊女長歌緩緩歸。其典故來自吳越太祖錢鏐(852-932)。吳越王妃每年回娘家待很久,錢鏐在給她的信裡寫道:「陌上花開,可緩緩歸矣。」錢鏐當然不希望太太真的拖拖拉拉東摸西摸,溫馨小提醒的語氣,其實透露了急切見到太太的情緒。另外,金庸小說也常有「言外之意」的精彩對白。《倚天屠龍記》裡,張無忌跟宗維俠說:「崆峒派絕技七傷拳,倘若真練成了,委實無堅不摧。少林派空見神僧身具『金剛不壞體』神功,尚且命喪貴派『七傷拳』之下,在下武功萬萬不及空見神僧,又如何能擋?但眼下勉力接你三拳,想也無妨。」他講了那麼多,重點只有一句話:「你不是我的對手啦!」

萬先生說,中文不是說出來的語言,而是寫出來的語言。要學好中文要多寫,多了解每個中文字的來源與涵意。中文常用字雖有一萬個那麼多,但只要掌握214個部首,就能幫助學習。

這場演講涉及語言理論,有些知識比較困難。這些知識似乎已存在我模糊的認知裡,知道跟做到真是段不小的距離。我個人覺得學習語言最大的門檻是內在動機。萬先生提到自己喜歡讀先秦兩漢文學、詩經、古詩十九首等;看歷史劇時會把聲音關掉,自己看著字幕對嘴講出人物對白。最近在讀《跟各國人都可以聊得來》,作者Gabriel Wyne很勤勞用Anki作字卡,天天利用零碎時間記單字。那我實驗的結果是:拿出手機,眼前有Anki跟FB的icon,那我的手指通常會不自主地滑向右邊那個。聽著講者流利且有底蘊的中文,再看著懶散的自己,不得不察覺到這個世界上有人時時刻刻這麼努力著。

2019年8月24日 星期六

好看會燒腦的Netflix影集《AV帝王》



這部影集講的是D槽某資料夾的前世今生。孤陋寡聞的我,至今還沒有看過以製作AV影片為主題的電影或電視劇。《AV帝王》令人拜服的地方就在它奮力捕捉A片歷時性的發展。村西透生於1948年,生在媽媽對爸爸說:「你怎麼不死在戰場」的缺愛家庭。發行色情雜誌、被關、出獄、轉戰綠影帶市場,從模擬動作到真槍實彈,村西透一而再、再而三的挑逗市場的底線,做出一次又一次的突破。第一集到第八集,觀眾看到的不只是層層展開的慾望,更是一部80年代的科技進步史。

性是表演還是展現真實?

看這部影集,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是「性是表演還是展現真實?」黑木香出道之後在電視節目上說:「我的主題就是愛,而愛是對自然的包容。或許有人會認為我的發言太過極端,但媒體習慣把不太方便的地方遮起來,我覺得才是更不自然。打馬賽克是遮掩人類本貌的行為,我認為這個行為再愚蠢不過。」呼應村西透的信仰:「我不覺得(脫掉衣服)羞恥。我反倒覺得活得自然率真才有人性。換句話說,A片呈現的就是人。」當時的法律規定,色情片不能真槍實彈,且私密處要霧化處理。村西透批評這不真實,觀眾看了都沒感覺,演員表情也很假。他要求演員付出真實的感情,不論拍什麼主題的片子,他都會向演員描述情境,設定人物角色,用故事幫助他們培養情緒。不論是想戰鬥卻殘廢的甲子園選手,還是思念老公的寡婦,他將慾望與道德間的拉扯,揉入人生中的苦痛,無奈與悲歡,使性愛成為寄託,甚至是一種治療。黑木香在初登場時吹的貝殼笛,村西透引導她以笛聲表示感覺簡直要讓遐想爆破。雖然導演、燈光、攝影機的存在早已揭示AV影片終不可能呈現真實

道德面具反思女優地位的改變

AV帝王》除了演繹村西透在情色產業的發展,也花了些篇幅描述80年代AV女優的勞動環境與受到社會歧視的狀況。女優無不隱姓埋名、瞞著父母家人拍片;若轉職到其他產業,過去歷史一旦被揭露,幾乎無法繼續生存。觀眾對黑木香對語言與身體的坦然瞠目結舌,伴隨著掌聲的笑聲,透露著不以為然的輕蔑。直到今日,AV女優已成為可以公開崇拜的偶像,是多少愛慕者的救贖,似乎早已擺脫了被歧視的困境。但從波多野結衣的悠遊卡事件或被網友撻伐「不該懷孕」的蒼井空,在在顯示作為慾望想像出口的女優,她們的身體從不屬於自己。

2019年8月22日 星期四

網路造就最好的時代



我最近報名了一期十堂的彩妝課。過去我很少接觸美妝的知識,第一次意識到化妝很重要是參加好友的婚禮。友人媽媽問你怎麼沒化妝?她略有責備的眼神讓我內疚不已。過了三十歲,有些場合不再能容忍素顏,只好以一種補修的心情報名化妝課。彩妝老師非常優秀,是功力深厚的明星彩妝師。才上了幾周,我便發覺實體課程的侷限。

人生只拿過油漆刷的我,粉底刷、眼影刷等完全不會用。看老師示範行雲流水談笑風生,換自己拿著刷子時卻不知往哪裡下手。覺得自己就像剛上大一,不知怎麼洗衣服的室友,或是像讓婆婆傻眼,連高麗菜都不會切的媳婦。

我拿著海棉沾了遮瑕膏,要往下巴,顴骨打陰影,畫完之後看起來好像被家暴。老師走過來在我臉上示範,看過好像懂了,但實際操作時又是不知所措。實體課程的侷限就在這裡。時間有限,老師不可能只顧一位學生,老師的注意力與耐心也有限,他可能無法仔細告訴你,每沾一次遮瑕膏力道多大?往臉上塗的時候要幾度角切入?塗抹面積佔臉部百分比多大?

實體課空間與時間的侷限,應令不少老師與學生感到氣餒。幸運的是,現在網路發達,YouTube上隨時找得到優秀的化妝示範影片。我看到蕊姐的彩妝教學,簡直比在地上撿到1000塊還開心。在她的頻道,有每一支刷具的用法示範,影片可以慢速分解動作學習。透過網路,什麼都可以學,而且可以跟最好/適合的老師學。這真是美好啊。

此外,我今天偶然看到阿滴的影片,分享學習英文的資源網站YouGlish。可以把新學的字輸入,看看母語者如何發音使用。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!有時認識新朋友讀錯他們的姓真是超尷尬。像Finnegan、Wooldridge 等,我以前在YouTube上找的要死,找到影片後還要自己拉影片進度條找來找去,結果YouGlish可以馬上找到數十支影片並定位我要找的聲音。以前要花10分鐘才能確認發音的字,現在不用一分鐘。

網路幫人節省時間跟心力,提升學習效率,我們確實活在最好的時代啊!  (如果沒有網路成癮的話)

2019年8月18日 星期日

推薦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





人稱江湖S姐的推薦文讀了《突破同溫層的社群人脈學》這本書。乍看之下以為它要教你如何經營網路社群(Facebook & IG之類),讀了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「社群人脈」含括了線下面對面的關係經營與線上網路的社群經營。我覺得這本書跟我以往看過的日本商管書很不同,它完全掌握了英語世界論述的架構。導言先鋪陳統計數字與社會現況,第二、第三章用不少的篇幅討論「人際網絡」與「平台策略」的定義,第四、第五章是案例解析,最終章回到他寫作此書的初衷,用耐人尋味的故事做為結尾。

作者想告訴讀者,為了一個目標埋頭苦幹、線性發展的人生早不存在。進入好學校à找到好工作à爭取好職位à爽領退休金這樣的路線已經過時了。真正的機會是靠個人品牌口耳相傳得來,不單要注重弱連結的威力,更要讓自己成為整合與介紹資源的平台。作者舉例,如果你認識不同公司、職位的AB,覺得兩人見面也許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,介紹他們認識,自己就成為「橋梁」。如果你可以在一個空間召集57人,你可能就從「橋梁」進化到「樞紐」,甚至是「平台」。若能覺察到人們的需求並協助介紹資源幫助他們解決問題,讓自己成為「可靠的中介人」,人脈便成為你持續增值、開啟無限機會的資產。

我覺得作者提出的成功平台三要件非常值得參考。第一,這個平台能否成為一個消除摩擦的所在?也就是你所建立的平台是否能幫助使用者解決困難?舉例來說,阿里巴巴引進「國際支付費」系統,透過第三方金融機構,保障買家與賣家的交易安全,不會有付了錢沒收到貨、或是出了貨卻收不到錢的情況發生。第二,「空間」的自動增值功能是否活躍?人們如果在這個平台獲得很好的體驗,自然會介紹給朋友。因此,這個平台不需要主動宣傳攬客就能有優質成員主動加入。第三.是否成功實施品質管理?如果參加平台活動卻被強迫推銷產品,一定會對這個平台有不好的印象,甚至漸行漸遠。平台管理方必須檢視活動品質,確保參與者所投入的時間與精神不會平白浪費。

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是最終章作者分享的個人小故事。小時侯在加拿大讀幼稚園的他回到日本後,穿著長褲去上學。老師對他說:「你怎麼穿長褲呢?小朋友應該要穿短褲。」這對當時的他來說是很大的認知衝擊,長大後回想,才知道日本「不要跟別人不一樣」的民族性侷限了個人與團體的發展。就是這樣的文化特性,小團體特別多,群體間的邊界也很穩固,突破同溫層更加困難。因為親身遭遇而形成的問題意識,成為作者寫作本書的動機,讓我覺得他是真心想要幫助人啊!

這本書原來的標題是「世界頂尖學府教你最強人脈術」,真是一本就算在書店第一排看到也不想拿起來的書啊!在此不禁佩服出版社的文案功力,完全道出這本書的重點。作者是「平野敦士卡爾」,乍看之下以為是魔獸世界某法師的名字,看了日文拼音Hirano Atsushi Carl才恍然大悟。


結論:射中紅心的書名,結構與論述皆清晰的內文(雖然略帶一些些翻譯腔),值得一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