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沒有天生就會當老闆的人,在台灣,想當老闆的人不少,而且逐步增加中。根據《2024 年中小企業白皮書》數據,中小企業家數在 2023 年突破 167.4 萬家,占全體企業達 98% 以上;1 年內新設的中小企業超過 11.4 萬家,8 年內新設中小企業近 70 萬家。「新創事業存活率只有 1%」的傳說並不是真的。
「Simpany 簡單開公司」是一家幫助老闆克服各種會計、報稅魔王的新創公司,自 2017 年創立以來,客戶遍佈全台,擁有高度客戶留存率與新客戶增加率。商益採訪 Simpany 共同創辦人林端容,為老闆們整理讓公司存活並持續壯大的方法。
創業從大家煩惱的問題開始
林端容是連續創業家,在創立 Simpany 之前曾創辦 「Changee 共同創意工作空間與藝文平台」,提供客戶講座、展演場地與共同辦公空間。起初創業的念頭很簡單,「學校畢業後就沒有場地可以借了,但大家還是需要空間辦活動或討論事情。」
Changee 的經營有聲有色,多年來在這個共同空間辦過的活動有數千場,參與的人數超過 10 萬人。即使市場對空間的需求一直存在(除了 2020 年後疫情衝擊之外),林端容在這次創業經驗中也體會到空間經營的限制:
實體空間有時間跟容量的上限
當空間經營規模化,就要有多個地點的管理能力
閒置空間多,進入「經營空間」的門檻並不難
這讓她思考:「當我的空間不是別人的必要選項,我如何提供獨特的價值?」
因為經營共同工作空間,林端容認識不少自由工作者/創業者,聽他們聊到開公司遇到困難,例如財稅知識很難懂、手開發票常寫錯、填勞報單很花時間等,她從「身邊的人有何煩惱跟痛苦?我如何幫忙?」這個問題出發,評估新的創業題目。
我有什麼獨特的能力可以解決別人的問題?接著評估自己是否能長期投入,以及自己的護城河在哪?
了解你的護城河以及「判斷什麼不要做」
「Simpany 簡單開公司」跟一般記帳士事務所、會計師事務所一樣,都協助創業者設立公司、解決公司營運過程遇到的記帳、稅務等問題,但 Simpany 跟其他事務所不一樣的是,它能做全台各地客戶的生意,不受地理空間限制,收年費的「訂閱制」服務,透過系統化與數位化的優勢,提高服務的量能。
例如「Simpany 電子發票」系統可搜尋買受人統編、公司名稱,從含稅價逆推銷售額,快速開發票資訊不填錯,還能自動彙整發票進項,有利未來申報營業稅的流程。
又例如「勞報小幫手」幫助老闆快速計算扣繳與二代健保金額,還能跟外包人員線上確認,節省報帳時間。
林端容說,Simpany 的護城河在於結合「財稅專業」、「數位化能力」、「熟悉創業者的實際困難」這三項,呼應了前面提到的「創業者能提供給市場的獨特價值」。
這個護城河的價值在結合「財稅專業」跟「數位化」這兩個進入門檻高的領域。林端容有經濟系背景,熟悉商管領域知識,另一位共同創辦人顏嘉楠則專長軟體開發,兩種硬技能的結合再加上熟悉創業者開公司會遇到的痛點,就打造了克服開公司困難的完整攻略。
其實,協助創業者開公司這個服務並不能完全自動化,因為客戶來自各行各業,樣貌與需求必然有所差異。意識到公司的服務量能會因為客戶數量增加而出現瓶頸,林端容的解決方法有兩個:
善用系統化與數位工具省去重工時間與人工作業的缺點
為大多數客戶創造符合需求的工具,不追求「能完整服務所有客戶」的系統。
林端容解釋,如果想滿足所有用戶的需求客製化系統,這個系統就會變得非常複雜,影響使用者體驗。
公司經營也要「回歸第一性原理」
在訪談的過程中,「線上作業」、「線上處理」是一直出現的關鍵字,Simpany 的客戶群包括自由工作者、網拍買賣、行銷廣告、軟體開發、設計創意等產業。
林端容觀察,這些公司專注在核心的技能,並搭配外包靈活運用手上資源,如果發票、勞報單、記帳等公司事務都仰賴紙本,將大大拖累營運的效率。
舉例來說,以往勞報單都慣用紙本作業非常麻煩,林端容就去釐清勞報單的真正目的,它的功能是讓申報有依據(證明公司有花費,個人有所得),因此開發「勞報小幫手」讓公司可線上作業,勞報單並非一定要紙本。
這就像「第一性原理」,質疑現有的假設,不斷去問為什麼,找到最根本的解決方法。
(註:「第一性原理」(First Principles Thinking)是追根究底、拆解問題到最根本的思考方法,也是特斯拉 CEO 馬斯克常提到的一種思維模式。)
Simpany 如何打造持續積累的現金流?
Simpany 提供老闆們可以線上處理財務、稅務的工具,好上手又省時間,對 Simpany 這家公司而言,這樣的產品設計還能吸引不同地區的客戶,客戶來源不會只侷限在 Simpany 的所在地。
這樣的經營策略,讓 Simpany 從 2017 年創立以來,客戶數與營收持續線性向上成長,續約使用服務的比率高達 94.5%,既有的客戶留存率高,新的客戶持續增加,如此打造「營收會自己堆疊、且越滾越快的商業模式與現金流。」
很有意思的是,Simpany 的護城河一一回應了林端容上一次創業「Changee」所思索的公司成長限制:「時間空間有上限、如何規模化、進入門檻低」,搭配財稅及軟體開發專業,打造用戶可以線上使用的工具,降低公司行政作業的困擾,達成業務規模化的目標。
在這次訪談中,林端容也分享她所觀察創業順利的老闆特質與要避開的坑,各位老闆們快收藏這個助你成功的檢核清單!
想順利經營事業需要的條件
找對人:管理學的終極奧義是「聘到對的人」。把對的人放到對的位置能發輝強大的力量。老闆們可以持續公開分享自己理念,有相同價值觀的人會觀察你,提高加入隊伍的動機。
能接受高度變動的環境,創業往往要在有限的資訊中做出決策。
對事物抱持疑問,能提出創造性的解決問題能力。
擁有長期思維做出困難的決定:韌性、堅持、彈性,著眼長期目標。
老闆一定要避開的坑
錢沒有放在最重要的事上。
創業核心團隊人太多:做事情需要經過大家的同意,決策速度慢、或容易吵架。理想為三人以下。
找錯人組隊:好朋友不一定是創業戰友。
過度理想性,覺得談錢很世俗。
林端容說明,要了解錢是一種中性的東西,知道它的功用。當你賺不到錢,你會去想是否轉換方向或調整。「提供有價值的產品跟服務才會有人想付錢,賺了錢才能付錢給員工,有了利潤才有辦法改善產品跟服務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