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爾蓋茲 1955 年在西雅圖出生,有一個姊姊跟一個妹妹。他說自己從小就是愛唱反調、有自己想法、讓父母頭痛的小孩。除了吃飯跟上學,他會在自己的房間待好幾個小時不出來,甚至好幾天不說話。
難以跟兒子溝通,比爾蓋茲父母找上專家幫忙
他在回憶錄《[原始碼:成為比爾・蓋茲](https://books.cw.com.tw/feature/Source-Code#g9099d8)》自述,父母因教養深受挫折,那是 1960 年代,他們努力尋求資源協助,不僅去上親職訓練課程(Parent Effectiveness Training),還找諮商師做家庭治療,但專家最後勸他們給兒子自由。
跟讀公立學校的姊姊不同,比爾蓋茲小學畢業後被送進西雅圖的貴族私中「湖濱學校」(Lakeside School)通勤上課。班上同學的家長不是律師、醫生,就是銀行家、工程師,他在學校認識學長保羅.艾倫(Paul Allen),兩人在 7 年後一起創辦了微軟。
晚上假裝上床睡覺後,從窗戶溜出去玩電腦
1968 年,比爾蓋茲 13 歲,他在學校看到「電傳打字機」(Teletypewriter),透過電話線就能登入遠端的電腦寫程式。學校的家長會「湖濱媽媽俱樂部」為他們募款,讓學生可以用電腦。
比爾蓋茲用 BASIC 語言寫了一個井字遊戲,從此愛上寫程式。經過同學媽媽的介紹,他幫小型電腦廠商「C 立方」(Computer Center Corp.)debug,報酬是可以免費使用公司昂貴的電腦。
去 C 立方搭公車加走路不用半小時。他會假裝上床睡覺然後溜出門,姊姊知道這件事,比爾蓋茲很感謝她從來沒有跟爸媽說弟弟常常半夜 2 點才回家。
比爾蓋茲跟同學們組成「湖濱程式設計工作室」,他們跟 C 立方的工程師學習(甚至翻垃圾桶找工程師的指令筆記),也從各種管道取得程式教學手冊自己摸索。學校老師已經無法教他們了,因為沒有人會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embed/iqslbdUeEEA
中學開始寫程式打工,媽媽希望他專心申請頂大
中學時期,他們毛遂自薦幫管風琴製造商寫自動化薪資系統,也幫學校寫排課程式。1972 年,比爾蓋茲 17 歲,他把跟電腦有關的經歷都寫在大學申請文件裡。
過了幾個月,有人介紹他邦納維爾電力管理局(Bonneville Power Administration)發電系統電腦化的工作,比爾蓋茲答應了。但這意味著他要離家到 100 多公里以外的地方(華盛頓州溫哥華市)工作兩個月。
媽媽問:「學校怎麼辦?」她非常希望小孩顧好課業申請上頂尖大學。
比爾蓋茲知道這不符合母親的理想劇本,好在校長支持他的決定,還建議他把這兩個月的專案當作專題,列入畢業學分。
收到哈佛大學錄取通知,比爾蓋茲:我要離開西雅圖
他在外地打工期間,也認識許多優秀的工程師,在他收到哈佛大學的錄取通知後,這些工程師想說服他不要浪費時間讀大學,應該直攻研究所繼續學寫程式。學長保羅.艾倫(Paul Allen)也勸他不要去哈佛,保羅早就休學在 Honeywell 工作了。
比爾蓋茲決定繼續升學,在離家前往波士頓前,他跟爸媽說,自己不會再回西雅圖了,因為他要去更遠的地方開拓人生。
1970 年代的哈佛大學,並沒有電腦科學系(Computer Science)。比爾蓋茲大二選系時,感覺到父母期待他選擇商業或法律相關主修,爸媽的期望讓他相當迷惘。最後他選擇數學當主修,因為數學可以應用的層面非常廣。
在學期間,比爾蓋茲曾向多家公司應徵工程師的工作,他認為這是一種證明自己價值的方式,就算沒有完成大家都在追求的學位也沒關係。即使收到多家公司的錄取通知,他也沒有跟父母說,因為他料想爸媽不會接受兒子的心不在課業上。
1975 年,比爾蓋茲跟保羅向開發暢銷個人電腦「Altair」的 MITS 公司毛遂自薦,說他們可以寫出在 Intel 8080 晶片上運作的 BASIC 程式。
他們獲得這個機會,比爾蓋茲第一次提出休學申請,跟保羅一起搬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市(Albuquerque)為 MITS 工作,並醞釀了「Micro-Soft」的創業構想,他們想為個人電腦開發作業系統。
比爾蓋茲的媽媽知道這件事後,寫了一首詩:
Trey took time off this fall
in old Albuquerque
His own software business
we hope not a turkey.
(The profits are murky.)
Trey(兒子小名)今年秋天
去了舊城阿布奎基
展開自己的軟體事業
我們希望它不會失敗
(獲利還不明確)
1976 年,比爾蓋茲回到哈佛繼續學業,但沒有維持太久,隔年他第二次休學,就再也沒有復學了。媽媽找了一位西雅圖的成功商業人士跟兒子吃飯,希望他說服兒子回學校。但這位人士反而對比爾蓋茲的軟體事業非常有興趣,媽媽的旁敲側擊又落空了。
「Micro-Soft」創立後,很快擁有付費客戶,也開始僱用第一位員工。隨著營運細節越來越多,財務、行政、業務開發等都出現問題。比爾蓋茲決心把重心放在經營公司,並正式註冊公司名稱為「MicroSoft」。
離家是為了回家
1978 年,比爾蓋茲 23 歲,微軟此時已經有 10 多位員工了,他跟保羅討論微軟總部搬遷問題,因為保羅討厭阿布奎基的氣候太熱,考量西雅圖有華盛頓大學的年輕人才,離矽谷又遠,可避開員工被挖角的麻煩,最後他們決定搬回西雅圖。
媽媽知道這件事情後,立刻把西雅圖房地產廣告的剪報寄給兒子,表示這個地段交通方便很不錯。
在開車回西雅圖的路上,比爾蓋茲心裡很矛盾,因為他曾經以為自己會往東岸發展,沒想到會把自己創辦的公司跟員工帶回家。
比爾蓋茲自述,媽媽對他的期望很高,但他把這樣的期望轉化成一股驅力,很努力的要超越她的標準,只希望她不要再勸東勸西了。即使如此,比爾蓋茲在回憶母親的時候說:「小時候常常挑戰母親,但她對我的影響還是非常深遠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